军魂
周银芳
这是一支战争年代为百姓英勇善战、和平时期为百姓抢险救灾、屡建奇功的部队。
这个团的驻地周围属于洪水易泛滥地区,汛期临近,前几天团里接到上级下达的随时准备抢救附近受灾群众的命令。团长观察天气,预计近几天前面离部队不远的村庄将遭洪水袭击,为减少损失,团长先派一个连队赶赴村庄,交代连长要全力帮助地方政府疏散百姓,来不及疏散时务必争分夺秒冲在前面抢救受灾群众。连队刚出发不久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凭多年经验,团长感到这次洪水可能比过去任何一次都凶猛,只靠一个连难以完成抗灾任务,应立即调集后续部队增援,于是亲自带领又一支连队奔赴目的地。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从天倾泻,如天魔一样狰狞,似乎要吞噬这支连队。没走几公里,汽车因雨天路滑只能缓慢地行驶,通信也断了。见此情景,团长果断下令,全连只带救生圈和抢救伤员的药品徒步全速前进。跟着部队来的还有卫生队的几名女军人,其中一位女军医是前面那个连连长的爱人。团长担心她们跟不上部队,而且连长的爱人还怀有一个多月的身孕不能奔波,便叮嘱她们注意安全,乘车前往。乌云和瓢泼大雨模糊了官兵的视线,后面的人只能见到前面人的背影,突然,走在后面的新兵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他的双手却把装有药品的挎包举得老高,前面的老兵立刻回头拉起了新兵,抢过挎包背在自己的肩上,两人快速跟上了部队。

按说汛期期间的大雨会连续下几天,或许是被部队一往无前的气势所吓倒,暴雨败下阵来,渐渐地变小了,官兵们前进的脚步掩盖了风声、雷声、雨声,部队加快了前进的速度。忽然,走在最前面的尖刀排停了下来,团长急忙赶上前大声问道:“怎么不走了?”尖刀排长说:“前方围了一群人。”团长一看,围着的人群中多数是先前赶去救灾的官兵,也有部分当地百姓。他大步向前,双手拨开人群,看到地上躺着一位浑身沾满血水、面目全非的军人遗体,身上的军装多处被撕裂,已分不清是军官服还是战士服,连救生圈也没有了,只是左手紧紧地捂着右边上衣仅有的口袋。团长急促地问:“怎么回事?”先前那支连队的指导员报告说:“我们连刚到洪水就冲进了村庄,被冲走的百姓都救上来了,连长和两位战士去救一名孕妇,三名军人有两名和孕妇都没有找到,地上这位牺牲时被卡在河里两块石头中间,前不久才被捞上来,因被洪水毁了容,看不出是谁。”团长又看了一眼地上的遗体,勃然大怒:“连长怎么还不来?为什么不给这位战士发救生圈?他这个连长不想干了?我要撤了……”团长话还没说完,突然停了下来,喉结滚动了几下,猛然想到,躺在地上的该不会是连长吧?每次抢险救灾连长总是冲在最前面,把安全让给部下,把危险留给自己,因受伤而多次立功受奖。想到这里,团长顿时焦虑起来,心里十分矛盾,他希望眼前牺牲的是连长,因为舍命救百姓、留生予部下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如果真是连长,自己带的这个团就没有丢掉军队的魂;他又希望不是连长,因为连长的父亲当年为救团长的父亲而牺牲,连长又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再也不能牺牲了,否则真对不起父亲的救命恩人和自己的战友。当然,他最希望的是谁也不要牺牲,不管是谁,都是自己的部下。他幻想眼前的牺牲者只是昏迷过去了,不久就会醒过来。团长不停地来回踱步,命令指导员再派一些人沿河岸去寻找孕妇和那两位军人。正当第二拨寻找人员要出发时,不远处第一拨寻找人员背着孕妇与两名抢救孕妇的战士回来了,团长和一群人跑步赶上前去迎接。大家一看没有见到连长,心里明白牺牲的就是连长了。团长断定牺牲的人是连长后,身体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他迅速稳住了情绪,急切地询问两位战士:“你们辛苦了,抓紧说说连长牺牲的情况吧,我要立即向上级汇报。”一位累得满脸苍白的战士哽咽着答道:“为救孕妇,连长脱下救生圈,以娴熟的手法奋力一抛,精准无误地把救生圈套在了孕妇的身上,并与我们俩一起迅速冲向孕妇。没想到意外出现了,洪水卷着巨大的漂浮物向我冲来,连长见状,一把将我推开,自己却被漂浮物撞着胸口,一阵巨浪又把连长冲进了漩涡。我们俩要游过去救连长,连长大声喊道:‘不要管我,救孕妇要紧。’话音刚落,连长就被洪水淹没了。我们俩紧紧拉住了孕妇,在河里漂流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把她带到浅滩上了岸,是连长的救生圈救了孕妇,是连长的最后一推救了我。我们俩没能救回连长,只是快上岸时捡到连长被河水冲走的军帽,请首长处分我们吧。”团长迅速将情况向上级报告后,心如刀绞,父亲临终前拉住自己的手反复交代,连长家几代单传,要自己带好连长,千万不能让连长在安全上出事,没想还是出大事了。团长深怨自己考虑不周,如果自己一开始就带着先前那个连去抗洪救灾,连长就不会牺牲,要牺牲也是牺牲自己。团长强忍悲痛,抬头看了看天空连成一片的乌云,判断新的一场暴风雨又要来了。他对副团长说:“我带一部分人渡过河去帮助对岸村庄的百姓抗洪,这边的下一轮抗洪就由你组织,后面的洪水可能更大,生死关头,你们带兵的要冲在前。假如我牺牲了,就把我埋葬在连长的墓旁,生前我们是战友,死后我们依然是战友。”随后他又对刚刚赶到的连长妻子说:“对不起,是我没有保护好你丈夫,现在不是过分悲伤的时候,你抓紧和副团长一起处理好善后之事吧。”说完,他把捡回来的军帽戴在连长的头上,并庄严地向连长的遗体敬了个礼,然后健步登上刚从车上卸下来的冲锋舟,带着部队踏着湍急浑浊的河流冲向对岸……

女军医在行驶的车上还为能很快见到自己的连长丈夫暗自高兴,没想到一下车却得知的是丈夫牺牲的噩耗。她听完团长的交代后,再也忍不住悲痛,跪地抱着连长的头颅,边哭边呼喊着连长的名字。她用酒精棉纱从头到脚,轻轻地擦拭着连长身上的每一处伤口,把连长紧捂右边上衣口袋的手掰开,从口袋中掏出了用塑料薄膜包住的党费证以及她和连长的夫妻照两件遗物。当看到前几天丈夫得知自己怀孕高兴地和自己拍的休闲照时,女军医禁不住又流下了悲痛的泪水。她坐在地上把连长的头抱到自己的大腿上轻声说道:“我看了一下党费证的日期,知道你这个月的党费还未交完,你放心,我会替你交最后一次党费。再过9个月,孩子就出生了,你说要呵护我和孩子一辈子,为什么你却离我们娘俩而去?你快醒醒啊!”然后,她把肚子贴紧连长的耳朵说道:“你听听孩子的心声吧,你在九泉之下,要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孩子长大后,我会让孩子参军,像你一样尽忠报国,守护百姓的安危。”四周的军人和百姓听了连长妻子的话,无一不为之动容,纷纷跑过来把她扶起,将连长的遗体抬上车。地方政府负责人和在场村里的百姓一致要求把连长埋葬在当地,墓碑立在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生命、把活的希望让给士兵的红军排长的墓旁,以此教育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村里一位教过私塾的80多岁的老人,当年亲眼看到了红军排长舍身救人的壮举,今天他又看到连长牺牲、团长带队抗洪救灾以及女军医抱着连长痛哭的场景后,喃喃自语道:“这和当年的情景是何等相似,红军又回来了,红军排长以命护百姓,把生留给兵所体现的军魂一代代传下来了。铸造和传承这一军魂不只是几位军人,而是一群军人,不只是军人本身,还有军人全家的牺牲和奉献。有这样一支军魂永在的军队,任何艰难险阻都能战胜,这真是百姓之福啊。”

连长的事迹感动了当地百姓和所在部队,军地双方齐心协力修改了河道,从此,这一带再无大的洪灾。百姓深知,这是政府和当地驻军的功绩,但他们打心里认为是连长的牺牲换来了加快河道修改的进程,连长生前不仅保护了百姓的生命安全,传承了当年红军铸造的军魂,在天之灵还保佑着一方百姓免受灾难。
连长牺牲后,当地百姓每年清明节都络绎不绝地为红军排长和牺牲的连长扫墓,被救的孕妇一家人不仅每年带着孩子来扫墓,还立下“先祭恩人,再祭先人”的家训,这一家训后来便成了村里的习俗。连长生前所在部队每年清明节也派人来扫墓。在连长的男孩满周岁那年清明节,已提升为副师长的团长亲自带着一群官兵与连长的妻子和孩子赶来祭拜连长,乡亲们见状主动退后,让“团长”一班人先为连长扫墓。连长的妻子发现了当年的孕妇和她的男孩,便把她母子拉到身边一起祭拜,连长的孩子脖子上带着部队授予连长的二等功勋章。四人跪地齐拜后,女军医对着连长的墓碑说:“孩子他爸,你看见了吧,你的儿子都一岁了,他是带着你的功勋章来祭拜你的;你救的大姐和孩子每年都来为你扫墓,今年又来了;老团长已经当副师长了,他带着你的战友来看你了,还有好多的乡亲们都来了,你的英灵要保佑大家平安幸福。部队很快就要换防调到很远的地方,我可能做不到每年都来看你,你在那边要保重自己,想我时就托梦给我。”说完她的泪水似决堤一样流淌。孩子见母亲哭了,急忙问道:”妈妈,你不是说来看爸爸吗?爸爸在哪里?你为什么哭了?是不是想爸爸了?我也很想爸爸。”女军医擦着泪水指着连长的墓碑说:“爸爸在里面,他太累睡着了,我们小声点,不要打扰爸爸休息。”孩子似懂非懂地说:“好吧。爸爸好帅,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这么多人都来看他。”女军医说:“你爸爸是个大英雄,所以大家都来看他。”孩子说:“长大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当大英雄。”前来扫墓的人听了妻子与连长、连长妻子与孩子的对话,都感动的热泪盈眶,心想,这是多么可敬的军人妻子,是多么可爱的军人后代。待“团长”和连长妻子一班人扫完墓后,乡亲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依次向两位烈士的墓碑敬献鲜花。
最后敬献鲜花的是一群少先队员,领队的少年胸前佩戴红军爷爷当年留下的五星徽章,他们举起右手向两位烈士敬少先队礼,并齐声念诵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的悼文。看到少先队员敬仰英雄的举止,极少流泪的“团长”眼睛潮湿了,他看着两位烈士的墓碑心中说道:“你们的牺牲是部队的损失,但牺牲得光荣其所,你们用生命铸就和传承的军魂,不仅在新一代军人身上延续,而且融入了青少年的血脉,化为青春之魂、民族之魂。”他把视线又落到少先队员身上,仿佛看到这群少年长大后浑身镌刻着军魂和民族之魂,为了国家强盛和百姓幸福安康,奋力拼搏、守护在军队和地方各条战线上。